今年上半年,湖北交出了一份增长好、后劲足、转型快、质效优、民生实的成绩单,为支点建设“一年开新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今起,本报推出“支点建设新亮点”系列报道,盘点湖北经济发展亮点,为迎战“期末考”凝神聚气。
第三届链博会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题展区,观众围观机器人。(省贸促会供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上半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5%。全省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成为拉动支点建设的“新车头”。
今年,DeepSeek横空出世,AI加速融入千行百业。站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拥抱人工智能,成为湖北最坚定的选择。
举杠铃、直膝行走、与人微笑互动、被推倒后迅速站起2月5日,“劳动者”“荆楚”“神农”“天问”“楚宝”等10款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为全省“新春第一会”上演科技序曲。
4月22日,湖北省委主要领导向全省干部群众推荐了四本好书,《AI改变世界:人工智能新发展与智算经济》在列。
5月29日,湖北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邀请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授课,以《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趋势与产业机遇》为题,深度拆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径。
跳舞、下棋、打太极7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链博会上,湖北300平方米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题展区人气爆棚,20台人形机器人各显神通,国内外客商纷纷投来“橄榄枝”。
从实验室的代码跃动,到人形机器人列装亮相,湖北正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据统计,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105亿元,同比增长超57%,预计2025年突破15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突破2000家。
芯片是汽车的大脑。4月23日,在2025上海车展首次推出的“中国芯展区”,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的“龍鹰一号”和“星辰一号”被展示在“计算类芯片”技术墙上的显眼位置。
“龍鹰一号”作为国内首款成功量产的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2024年应用于30余款车型,稳居国产座舱芯片市占率第一,并成功打入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星辰一号”则是芯擎科技自主研发的全场景高阶辅助驾驶芯片,在性能、算力、存储等关键指标上超越了国际“顶流”,计划今年量产,2026年大规模上车应用。
一辆汽车有25到50个控制器,需要500到1000枚芯片,其中九成已实现国产化。MCU(微控制单元)芯片,就是剩下10%里的“硬骨头”。它是汽车大脑中的大脑,指挥其他芯片控制车辆并保证性能。
为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2022年,东风公司联合中国信科等8家企事业单位,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打造了完全国产化的车规级高性能MCU芯片“DF30”,该芯片今年已完成试生产验证,计划2026年量产上市。
高德红外旗下轩辕智驾的智能红外夜视系统助力东风猛士M817预售发布成功。(受访单位供图)
在红外芯片领域,高德红外旗下全资子公司武汉轩辕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帮助车友们加速实现“电影特工梦”在国内率先实现车载红外芯片规模化量产,让汽车即便关掉车头大灯,依然能在黑夜里看清路。目前,相关产品已应用在东风猛士、广汽埃安、吉利翼真、百度Deepway、陕汽重卡等车企的乘用车、商用车量产车型中。
武汉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力驶入人形机器人赛道。5月27日,在新加坡亚洲科技展上,黑芝麻智能重点展示了面向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全栈解决方案基于新款华山A2000和武当C1236芯片,为人形机器人开发更智慧的“大脑”和“小脑”。
量子芯片也取得新应用在中国电信武汉洪山广场营业厅,量子SIM卡、量子密信、量子密话、量子加密对讲机、量子云印章等琳琅满目。在量子安全芯片加持下,用户可完成接密话、发密信、传密文等操作。目前,湖北“量子密信”用户已突破27万户,用户数量持续快速增长。
“芯”闻特别多,催动数字产业不断壮大。据湖北省数据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具备开具发票资格的企业同比增长15%,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6.7%。
中国电信武汉洪山广场营业厅,工作人员展示量子安全芯片产品。(记者刘天纵摄)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PG电子网站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