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官方网站-PG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您好!欢迎访问PG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16年专注智能驾驶技术研发

研发中心
MON-FRI 9:00-18:00

技术服务热线
13361299266

总部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金水路328号D区9号

新闻动态

雷军“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流量反噬下的小米汽车

来源:网络日期:2025-08-10 浏览:

  从高速智驾事故,到私自限制马力,再到碳纤维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一路顺风顺水的小米汽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就在5月10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首次公开回应近期状态,坦言:“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雷军“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流量反噬下的小米汽车(图1)

  近日,30余名小米SU7参数图片) Ultra准车主举着“虚假宣传”的标语,在北京某交付中心门口维权。超过300名车主组建维权群,举着订单截图和手机视频高喊“退一赔三”,甚至聘请律师启动集体诉讼。

雷军“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流量反噬下的小米汽车(图2)

  事件缘起两项功能的争议。一是号称“复刻原型车双风道设计”、“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支持轮毂散热”、选装价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车主实测发现既无气流导引功能,也未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改善散热性能。拆解对比显示,其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几乎一致,仅减重1.3公斤。

  二是5月初的OTA更新,将车辆最大马力从1548匹限制至900匹,需达成特定赛道成绩才能解锁“排位模式”。不过,无论是雷军当初在发布会上所言,还是最初小米所做的一系列包括纽北在内的营销活动中,其速度以及对应的大马力,都是SU7 Ultra最大的卖点,号称最高时速350公里,打造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而今,车辆动力却遭到“腰斩”。

雷军“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流量反噬下的小米汽车(图3)

  对于限制动力,业内看法不一,有人支持“马路非赛道”理念,也有人抱怨“花钱买性能却被限制”,甚至催生代刷圈灰色服务。从安全角度来看,此举目的自然是好的。事实上,3月上旬就有网友发布视频显示,一辆高速行驶中的黄色小米SU7Ultra冲出赛道,撞上围墙,之后3月底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高速事故,小米不得不更加注重安全问题。不过,简单粗暴地限制马力,显然并非最佳解决之道。更何况,当初是小米选择将大马力作为重要宣传卖点吸引车主,而后并没有征求用户意见,而是直接限制马力,自然会引发车主不满。对此,小米表示道歉并暂停了新版本的推送。相比之下,围绕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争议似乎更大。小米5月7日晚公开致歉称表达不够清晰,并推出补偿方案,对未交付订单提供改配服务,对已提车用户补偿2万积分。不过,这并不能平息车主不满,很多车主指责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要求无损退车。

  事实上,SU7 Ultra车主超50%是首次购买50万以上车型的新贵群体,他们对参数敏感度极高,却遭遇纽北同款设计的宣传落差。业内人士指出,传统豪华品牌如保时捷会建立用户权益尊重机制,而小米仍带着手机OTA思维造车,导致高端体验与营销承诺严重脱节。

  尽管小米承诺4-8周内推出新版本解封马力,并开发分级释放功能,但信任裂痕已然形成,同时小米还需要面对法律层面的危机管控。

  在这场退车风波之前,小米就已经深陷舆论危机,且后续影响至今未能完全平息。就在今年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在铜陵枞阳高速发生碰撞后车辆爆燃,造成三人死亡。这一事件在4月1日曝光后,迅速引发舆论海啸,小米以及各大车企吹捧的智驾成为众矢之的。

  在智驾技术尚不成熟之际,车企夸大宣传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车主使用辅助驾驶出事故的,也不止小米一家。不过,换作其他任何一家企业,或许不会引发如此全社会的广泛讨论和巨大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流量反噬。

雷军“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流量反噬下的小米汽车(图4)

  众所周知,雷军是营销界的传奇人物,在他跨界至汽车领域后同样如此。自2021年官宣造车后,小米几乎躺在了热搜榜上,围绕小米造车的一举一动都引发巨大关注。2024年3月底小米首款车SU7一经推出便迅速打开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随后的2024年北京车展上,雷军和360创始人周鸿祎持续霸屏,吸干车展流量,其他动辄耗资数百万、数千万参展的车企沦为陪衬。

  在巨大的流量红利下,不仅SU7一路畅销,第二款车YU7的动向也备受关注,屡次登上热搜。就连小米设计模仿保时捷,网友也抱以极大的宽容之心,没有像对待众泰等车企一样肆意嘲讽,而是调侃其为“保时米”。就在局面烈火烹油时,3月29日晚的事故发生了。

  也正是因为小米的热度之高,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消息,都会激发舆论的滔天洪流。事实上,监管部门对于新能源智能汽车安全的规范也在逐步完善。4月初,工信部发布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首次将动力电池在一些场景中“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要求,这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4月中旬,工信部大力整顿智驾乱象,车企宣传纷纷从“高阶智驾”回归“辅助驾驶”,年初以来的“全民智驾”狂欢迅速降温,小米也悄悄将“智驾”改为“辅助驾驶”。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出手规范隐藏式车门把手。

  同时,小米汽车近期的风波也暴露出不少新势力车企 “重营销轻技术” 的行业通病。随着工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落地,车企需在技术创新与合规运营间找到平衡点,避免重蹈 “锁马力”“宣传偏差” 等争议。

  可以说,小米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行业整改。至于限制马力和碳纤维前舱盖争议,则暴露了小米汽车在产品宣传与安全把控上的问题,为其造车之路敲响警钟。智能电动车行业正面临用户主权觉醒的时代,小米能否借此建立更透明的用户沟通机制,将决定其能否真正跨入高端市场。在汽车行业的马拉松赛道上,仅靠营销出圈远远不够,产品质量与诚信经营才是长远发展的根本。

雷军“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流量反噬下的小米汽车(图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英媒:布莱顿对巴莱巴标价6000万至7000万欧,Big6+纽卡都在关注

  抗战主题重点作品有何亮点?总台答红星新闻:《胜利》将首次披露斯诺拍摄的珍贵影像

  微成都周报|四川九洲副总经理兼董秘辞职;蜀道与丰田的氢能合资公司正式注册;国光股份拟委托实控人之子代为培育海外项目

新闻动态 丨NEWS

联系方式丨CONTACT

  • 全国热线:13361299266
  • 传真热线:0532-85912223
  • 业务咨询:13361299266
  • 企业邮箱:tech@pg-smarttech.com
首页
电话
邮件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