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深度转型的今天,安全始终是消费者购车的核心考量。
而作为以安全为品牌基因的豪华车企,沃尔沃在转型新能源的道路上也同样在思考如何在驱动方式创新的同时坚守「安全堡垒」。
带着这个议题,我们走进了位于上海嘉定的沃尔沃汽车亚太区研发中心,与工程师团队深入对话,从架构设计、硬件选择到测试验证,全面解析沃尔沃以 XC70 为新起点的「混动全能秘诀」。
沃尔沃亚太研发中心的整体设计贯彻了总部北欧风、简约的造型设计。走进主楼,你不会感觉走进了一家车企的研发中心,而是更像步入了一间以极简、原木为主题的艺术馆。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工程师团队居然会是“偏执狂”。
走进五楼的会议中心,几位负责沃尔沃混动系统研发的工程师已经在此静候,大屏上放着关于沃尔沃混动技术路程与 全新 XC70 相关的 Keynote 。
启新之前必然回顾。沃尔沃关于新能源以及混动的技术路线探索已有三十余年历史。早在 1992 年,沃尔沃就推出了行业首台采用燃气涡轮增程式电动车 Volvo ECC ,算是行业探索混动技术的先驱。
在混动技术更成熟的年代,沃尔沃也跟进推出了著名的 T8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丰富了细分市场和粉丝的选择。
而在新能源渗透率每月稳步提升、混动车型成为其中销量大流的当下,沃尔沃也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洞察,在潜心研发后为市场带来了全新的 SMA 超级混动架构动力系统以及首搭车型——沃尔沃全新 XC70 。
而沃尔沃的安全信仰和技术创新均在 SMA 上有了具象化的展现。面对混动产品,过往多数品牌选择电机简单“粗暴”地连接到传统动力系统,也就是较为传统的 P1+P2 结构。而沃尔沃工程师团队却另辟蹊径,采用 P1+P2+P4 三电机协同架构适配于 XC70 ,这种技术路线从研发之初就将安全作为核心考量。
三台电机与变速箱创新采用同轴式一体化布局,通过精密的齿轮组优化和超薄电机设计,使整个动力总成径向尺寸大幅缩减 ,相当于为驾乘舱额外释放出一个标准车载急救箱大小的溃缩空间。同时,高压电池包采用航空级蜂窝铝框架,配合三电机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从结构设计到主动防护,XC70 在电气化时代重新定义了豪华车的安全护城河。在混动车主的痛点清单上,电感迟滞、续航缩水、馈电顿挫等问题长期名列前茅。 XC70 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四擎四驱 + 七模全能” 的强大组合拳: 1.5T 发动机与三台电机通过 3DHT 变速箱协同工作,既能实现 5 秒级破百的出色性能,又能在串联、并联等七种工作模式之间智能切换。此外, XC70 选择了 39.6kWh 的长续航超级混动电池,这块电池不仅在安全上更有保障,同时平台化设计和 CTP 技术的赋能使其能够在保证长续航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车辆布局的侵占,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乘员舱和安全冗余。而在此基础上, 200km+ 的纯电续航表现也足够城市用户接近一周的日程通勤以及周末近郊通勤。
在实际体验中,这套系统的灵活特质展露无遗。在城市通勤时,它会自动以电驱为主,而在长途奔袭时, 超1200 公里的综合续航足以轻松应对北京到上海的往返行程。这种全程无焦虑的表现,精准切中了豪华用户对于混动车型 “既要又要” 的核心诉求。聊回混动架构。全新 XC70 基于沃尔沃全新 SMA 超混架构打造,其中插混系统采用 P1+P2+P4 的电机构型。工程师们也详细解析了三台电机各自「司」的职。
P1 电机协助发动机启动和发电,并能在全功率输出模式下辅助动力输出。 P2 电机介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能够灵活调节发动机与电机的动力分配,使车辆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提升行驶的安全性; P4 电机布局在车辆后部,实现电动四驱功能,在湿滑、泥泞等复杂路况下,能有效提升车辆的抓地力和操控性,降低打滑、侧翻等风险。同时, 1.5T 高效涡轮增压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发动机与前后轴三电机、 3DHT 混动变速箱构成的 “四驱四擎”系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协同性。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算法,系统可实现纯电模式、全功率输出模式、串联 ( 增程 ) 模式、并联(混动)模式、发动机直驱模式、能量回收模式、充电模式等七种工作模式的无缝切换。在城市通勤场景下,纯电模式能有效降低能耗与噪音;高速长途行驶时,发动机直驱模式可发挥燃油经济性优势;复杂路况下,四驱协同模式则能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充分满足用户日常出行、长途旅行、越野探险等多样化场景需求。从混动构型的创新到主 / 被动安全的传承,你都能够看出沃尔沃作为一个豪华品牌对于安全的“偏执”。这里再举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为了让用户用车的全周期内更静谧,沃尔沃对 NVH 的优化细致到了“波纹级”,这里指的真的是传动系统中的齿轮。
在 XC70 上,超级混动车型多个电机的运用相比传统车型更容易出现电机和齿轮高速转动产生的高阶次噪声,为了解决这类噪声问题,沃尔沃不仅优化了传动系统的齿形齿廓,更是运用了齿面波纹控制技术还原齿廓形貌,识别生产过程中的振动源,通过消除、降低或者引入振动的不同方式改变波纹方向以及降低波纹幅值,从而在特定噪声频率上实现高达 15dB 的改善。另外,在逆变器和电机的控制上,还首次运用了谐波注入技术,从输出波形和电磁力的角度进行干预,进一步改善电机的噪声水平
关于这两项技术(波纹控制技术和谐波注入技术),工程师笑着表示原本准备了近 20 分钟的材料,想跟我们掰开细聊沃尔沃对于每一个技术细节的专注与坚持,但是受限于时间没能展开细聊。
当被问及 XC70 最核心的安全保障时,研发团队表示底气首先来自“同根同源”。 SMA 架构与沃尔沃纯电 SPA2 架构同源,从设计之初就将安全冗余作为底层逻辑。 工程师解释道。
这种冗余设计体现在电子电气架构的每一个细节中:整车采用 高性能计算 + 功能安全隔离 的服务化架构,通过软硬件解耦实现全控制器 OTA 升级,确保安全功能可持续迭代。更关键的是,系统内置了多重安全机制 —— 功能安全岛实现核心功能物理隔离,独立电源与时钟保障极端情况下的供电稳定,硬件安全管理器( HSM )则像 电子防火墙 一样实时监测异常。
制动系统采用双通路通信设计,两条独立线路确保单路失效时仍能正常制动区域控制器配备双路供电冗余,避免因供电故障导致功能瘫痪被动安全控制器部署在车身中央通道,远离碰撞区域并采用双路通信,确保碰撞检测万无一失,解锁线束特意布置在车身中部,避开前后及侧面碰撞高危区,降低事故后车门无法开启的风险。
接着还聊到了最近大热的车规级芯片话题。随着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功能的升级,芯片成为汽车安全的神经中枢。问及 XC70 为何坚持使用成本更高的车规级芯片时,研发团队给出了明确答案:“汽车电子的核心要求是不失效、少失效,失效后不致命,这与消费级芯片的设计目标有着本质区别。”
具体到参数差异,车规级芯片需在 - 40 ℃至 125 ℃的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而消费级芯片的工作范围仅为 0 ℃至 70 ℃。“在北方冬季,车规芯片能确保电池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在南方高温暴晒下,也不会出现辅助驾驶功能宕机。”工程师举例道。
此外,车规级芯片的陶瓷封装和金属底座能承受长期振动冲击,其电磁兼容设计可抵御车载复杂电路的干扰。 “我们曾做过测试,消费级芯片在持续颠簸后,焊点脱落概率是车规级的 20 倍以上。”这种对可靠性的极致追求,使得 XC70 的电子系统故障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正如工程师所言:“所有汽车电子芯片必须是车规级,这是沃尔沃的铁律。”这种坚守,让 XC70 的智能化建立在坚实的安全基础上。
在辅助驾驶成为新赛道的当下, XC70 的技术路线选择以及对于智驾与人驾的边际权衡也能体现沃尔沃式的坚持。
XC70采用 5 毫米波雷达、 6 摄像头(顶配)、 12 超声波传感器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而非单一视觉方案。
“多传感器融合能应对复杂天气,这是纯视觉方案难以企及的。”在很多车企“为了卷而卷”,用低成本方案铺开辅助驾驶普及的当下,沃尔沃的原则依然是安全为本,保证冗余。
更具沃尔沃特色的是“人机共驾”设计。当用户在 Pilot Assist 领航辅助系统工作时主动打转向,系统会平顺降低方向盘扭矩,避免抢方向盘现象。用户结束介入后,系统又能无缝接管并将车辆导回车道中央。工程师解释:“这背后是对 10 万 + 真实事故数据的分析,确保必要情况下用户能轻松介入。”
还有一个细节,工程师介绍在沃尔沃的 Pilot Assist 领航辅助系统中有一套逻辑,如果目光监测识别到用户没有目视前方,就会提高方向盘脱手检测灵敏度,避免脱手脱眼同时存在。
此外,只要车速大于 0 ,沃尔沃车机上所有的视频与游戏类娱乐都会被禁止启用,这个设定看似对用户不友好,但细来考量依然能看出沃尔沃对安全的严苛和“执拗”。
这种设计让 XC70 的高速领航辅助系统成为国内少数由莱茵 TÜV 提供功能安全产品级认证的系统,其 AEB 功能更是做到每 22 万公里错误触发不超过 1 次,远优于行业标准。
在用户过渡依赖辅助驾驶导致事故频发的市场环境,沃尔沃是少数真正贯彻人驾为本,智驾为辅、以安全为核心的车企。
当然,这些安全技术的落地,离不开沃尔沃亚太区研发中心的硬核支撑。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建成 39 个专业实验室,为 XC70 的安全验证提供全场景保障。
在电池实验室,工程师通过 - 40 ℃至 + 60 ℃的温度循环测试,验证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电驱实验室的 400V/800V 双平台测试设备,确保动力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输出;而超充环境试验室则模拟全球不同标准的充电场景,保障充电过程的安全可控。
“最严格的是整车排放与环境试验室,它是国内唯一同时满足中、美、日标准体系测试资质的试验室,还通过了欧盟 E-range 测试 认证资质。”工程师介绍, XC70 的续航里程测试需在温度控制精度 ± 0.5 ℃的环境中完成,确保数据的全球一致性。
这种严苛的验证体系,让 XC70 的每一项安全功能都经过百万次测试打磨,最终实现“看得见的安全”与“感受得到的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可靠”。
安全,是永不妥协的信仰。从 SMA 架构的冗余设计到车规级芯片的坚守,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驾方案到 39 个试验室的全面验证,沃尔沃 XC70 用技术细节诠释着 安全即豪华 的品牌理念。同时, SMA 创新的“四驱四擎”也深度赋能 XC70 ,使其在增程当道的混动新能源市场撑起了独属自己的技术旗帜。
在我们对话的最后,沃尔沃研发团队和工程师最后又强调了一遍: 在沃尔沃,安全不是营销话术,而是刻在基因里的信仰——为了用户的每一次出行,我们愿意投入再多成本,付出再多努力。
这种坚守在其他车企、一般消费者和路人看来似乎有些偏执,但或许这正是沃尔沃在新能源时代依然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密码,更是真正的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