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新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智能化升级。 搜狐汽车第一时间进行了静态体验,重点关注了其搭载的车规级芯片以及相关的AI互联功能。虽然部分AI功能需要注册车主才能完整体验,但从静态展示来看,第四代博越L在智能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外观方面,第四代博越L延续了家族式设计语言,并进行了多处优化。特别是前格栅采用了官方命名为“百川归海”的直瀑式设计,16道直瀑式结构使得整个车头更具视觉冲击力。贯穿式灯带的设计也极具辨识度,尾部同样采用了贯穿式灯带,190颗LED灯珠矩阵式排列,官方宣称其大灯照明范围可达184米×23米。车身尺寸方面,第四代博越PG电子L继续加大,长宽高分别为0mm,轴距达到2785mm。内饰方面,提供了琥珀金和松露灰两种配色方案,采用环抱式座舱设计,整体质感有所提升。
第四代博越L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智能化配置。新车配备了15.4英寸2.5K中控屏,并搭载了FlymeAuto车机系统。而最为关键的是,它搭载了龍鹰一号座舱芯片,据官方数据,其算力是8155芯片的两倍。 这种强大的算力为车辆的人车互联功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更多基于AI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和互联应用被加入。 此外,内饰用料和工艺也达到了较高水准,座椅采用十层高回弹结构与15mm厚海绵,并支持多项电动调节及舒适功能,进一步提升了驾乘体验。
本次静态体验虽然未能完全展示第四代博越L的全部AI功能,但可以预见,AI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从初代智能座舱的出现,到如今第四代博越L对智能化的深度探索,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车规级芯片算力的不断提升,以及AI算法的持续优化,未来的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将成为一个智能化的移动终端。 此次体验的1.5T顶配版本,结合现款车型指导价,新款的定价策略也值得关注,这关系到其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中的表现。 你认为,在智能化浪潮下,汽车厂商应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